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,比如我今天选取的《五柳先生传》这篇课文,这是一篇文言文,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一篇自传,作者通过简洁流畅洗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淡泊宁静、洒脱惬意、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。为你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。
一、教学目标
【知识与能力】
结合注释解释全文大意,了解有关文言字词的读音及含义,如“嗜、辄、吝、褐、箪、汲、俦、觞、瓢、屡、娄、欤”。
【过程与方法】
学生通过朗读、阅读和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,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,体会作者运用质朴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思想志趣的表现手法。
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】
学生通过学习本文,体会淡泊宁静、洒脱惬意、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。
二、教学重难点
学生通过朗读、阅读和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,结合教师解释和自主合作交流等方式,体会作者运用质朴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思想志趣的表现手法。
三、教学方法
谈话法、小组合作探究法、多媒体辅助教学法。
四、教学过程
(一)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1.同学们,你们觉得生活中什么最重要?嗯,听到有人说是钱了,的确现在人们张口闭口都在谈钱,利益至上,这是现在的社会风气。但是,在魏晋时期,国家政治比较复杂,部分文人志士就喜欢归隐,寄情于山水田园,虽然生活可能会比较潦倒,但思想是自由的,心情是舒畅的。你们能理解这种想法么?我看到有人摇头了,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文言文,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,讲的就是这样一位不慕名利、安贫乐道的先生。
2.用PPT出示陶渊明相关知识如下:
陶渊明(352或365年-427年)东晋诗人、辞赋家。名潜,又名渊明,字元亮。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,又自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先生。浔阳柴桑(今在江西九江西南)人。晋代文学家。以清新自然的诗文著称于世。相关作品有《饮酒》《归园田居》《桃花源记》《五柳先生传》《归去来兮辞》《桃花源诗》等。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,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。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,开田园诗一体,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。作品平淡自然,出于真实感受。
(二)通读全文,整体感知
1.通读课文,结合注释理解文章大意。用PPT出示字词“嗜、辄、吝、褐、箪、汲、俦、觞、瓢、屡、娄、欤”,请学生读并解释,教师纠正。
2.请学生简述了五柳先生的哪些方面?
(讲了五柳先生的姓名、生活状况、兴趣爱好、思想志趣)
(三)细读课文,深入研读
学生对故事已有了全局上的把握,本文故事是围绕人物展开,分析出人物的个人信息、兴趣爱好、思想志趣,故事的关键就把握住了。教师将下列问题用PPT出示,请学生默读,然后教师点名回答。
1.“五柳先生”因何得名?
(因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,故名曰“五柳先生”)
2.结合全文归纳:五柳先生有何爱好?他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?
(这一部分中,性格爱好和生活状态是混杂在一起讲的,学生须在文章中选择相关的点进行归纳。兴趣爱好:读书、喝酒、著文章;生活状态:家贫不能常买酒,屋不蔽日,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)
3.五柳先生为什么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?读书难道不是应该读得明晰通透么?
(五柳先生喜欢读书,一旦领悟了书中的道理,就开心地忘了吃饭,能看出五柳先生读书很投入,他所追求的不是考取功名。获得荣利,而是寻求一种“知足”的满足感,是一种精神享受,一种心灵上的慰藉,这一点其实是反映五柳先生不慕荣利,性格率真自然。)
4.摘取文中反映五柳先生思想志趣的词句。
(“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”——隐士情怀;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。
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——追求精神愉悦;
“性嗜酒,……期在必醉”——率真放达;
“常著文章自娱”“忘怀得失”——淡泊名利
“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”——自得其乐)
5.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,总结一下:五柳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?
(是一位不慕名利,虽处于贫困之中,却悠闲自适、安贫乐道的隐士。)
(四)小组讨论,拓展延伸
本文语言上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,如“先生不知何许人也,亦不详其姓字”“不慕荣利”“不求甚解”“家贫不能常得”“曾不吝情去留”“不蔽风日”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”,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,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,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?
(思路1:作者言“不”,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,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。: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;思路2: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,读来生动活泼,引人人胜;思路。仅供参考,若学生有其他思路,只要可自圆其说即可)
(五)回顾全文,小结作业
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的脉络及文言文内容,结束课文。情感升华:人不管挣多少钱,都要有内心的追求,并且真的去践行。只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,即使没有钱也会甘之若饴。
作业:请结合陶渊明的诗文《饮酒》和《归去来兮辞》,谈谈陶渊明的思想志趣与本文有何异同。下节课来讨论一下。
四、板书设计
五、教学反思:
本课的讲解将文章理解放在第一课时,文言知识点的讲解放在第二课时,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先理解课文,在理解文章大意和语境的基础上理解文言知识点,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,学习文言知识也有了文章作为依托,但可能适用于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。
以上是《五柳先生传》教案,更多教师招聘面试备考资料,请查看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频道。
中公教育解析
中公教师题库上线啦!点此进入题库,海量题,随心刷!
扫描二维码关注“qgjsks”微信·回复“教育理论”下载两学各章节练习题
回复“时政热点”查看时事政治热点汇总
回复“我要过面试”获取试讲教案(含音频)+答辩+结构化解题思路
注: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版权为“中公教师网”所有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中公教师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
【#《五柳先生传》教案#】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